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七日
霜降之後,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搭車轉車終於抵達了彰化縣的大城溼地某一處。
放眼望去除了是一大片泥地外,一排的工廠與幾根煙囪佇立在不遠處,淡淡的塑膠味溢滿我們正呼吸時所用到的空氣,好一個風和日麗,我們好奇地踩踏著這片平時離我們遙遠且陌生的土地上,細細打量著。
寂靜的海埔地
沿著潮間帶旁以水泥鋪成的小路行走,散落的廢鐵片以及零星的寶特瓶浮沉在左側的淺灘,另一側的泥埔地爬滿了活月的招潮蟹,偶爾,還有敏捷的彈塗魚橫伸一跳地彈過眼前,安靜的泥土哩,有著美麗生命,遠處正冒著煙的煙囪和眼前的廢棄物,與這一片正歌頌生命的土地,甚是天壤之別般的諷刺。
暴風雨前的烏雲密佈
彰化縣西南角(大城)海埔地工業區計畫一進行環評時,民怨早已沸騰,大城鄉鄉民贊成或是反對,我們無從捉摸,從受我們訪問的老伯口中聽到的是滿腹無奈,從頭到尾老伯總是口中唸唸有詞的「將心比心」,滲進思緒裡,幾分沉重,幾分哀愁,即使心裡有多少個不願意,又有誰能一同分擔這般力不從心。家,是令人心安的地方,是堅定的避風港,如今,心不安還提心吊膽;避風港卻似人間煉獄,他們想的,憂心的,覺得傷感的,是這片將生生不息的淨土面臨到未能永續傳承的缺憾。
經濟大振的美好前景
是的,發展重工業是能夠振興經濟,多少個就業機會會出現,多少白花花的銀子會因這計畫而降臨到重工業大老闆的口袋哩,美麗又光明的前程背後,隱藏著多少倍風險,人與自然是互賴而存的,誰都不能預測大自然的反撲力量到底還能多驚人。六輕廠的事件也是人民心中永遠的傷痕,為什麼?連捍衛家園的力量都微不足道,他們還能保有什麼?除了強烈的自尊心,他們的聲音被隔絕在一片高牆外。
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二日
原是完好無缺的海岸線,如今卻是殘破不堪,蜿蜒崎嶇,灰黑色的岸流拍打著那不再美麗的沙灘,難道,這就是快速經濟發展後的代價?雲林的海岸線給了無限省思。那變了質的海水依舊地前進後退,是否,是人們所希望的未來,這樣變了質的未來?
白海豚沒有錢租房子
西部內海住著一群白海豚,牠們沒有發聲的能力,憑什麼是人們替他們決定生存權?牠們跟我們一樣,是存在這世界上重要的一員。如果牠們的家園消失,牠們也如家一樣消失殆盡,如題,沒錢租房子,沒聲音發言,只有一條路,一個命運-滅。
團結力量大
許多環保團體設法介入這個計畫的阻擋,抗議,反對,許多民眾也正在為保護家園而努力著,環境是人類創造的並且生存的空間,但是人類卻可以恣意破壞,甚至是付出代家也在所不惜。工廠還沒蓋,環評還沒過,如果人類真想永續利用土地,維持和平,這是值得深慮的課題。我想說的是,經濟發展固然重要,但在這同時,是不是也能想想,有什麼東西比生命更有價值?少了生命,再多的錢都換不到這多采多姿的生息,在這孕育多年的,我們住的,地球上。